历史文化
家风故事丨暮夜却金,清白传家!
氏族概况
赤溪杨氏,为东汉关西杨震之后,至唐末始祖随王审知入闽,居福州杨桥巷,历数代迁延平将乐,继迁福安大刘,后瑞一公迁官峰上洋,传五世至赤溪公(弘农杨氏七十九世),杨氏南阳始祖赤溪公,声威卓著,十里八乡以他的讳号取代村庄名称,沿传至今。赤溪杨氏定居后拓土立业,勤耕勉读,代代不息。为了传家立世,杨家先祖立下家训,训诫子孙,出孝入悌,遵纪守法。据不完全统计,当前赤溪杨氏人口约2300人,主要集居赤溪、蕉城、八都、霍童、上海等地。族人涉足各行各业,有党员、干部300多人,其中厅级1人,处、科级26人,大专及以上学历150多人。
杨氏清白传家
自宁德市区出发,驱车向西北方向行驶,约摸一个小时,就来到了素有“茶乡菇镇”美誉的蕉城区赤溪镇。镇区所在地为赤溪村,这里的居民以傅、杨两姓居多,其中杨姓族人自称“四知先生”杨震的后人。
在当地一位老者的指引下,笔者来到了赤溪传统古村落,感受到的是赤溪杨氏的悠远家风。一位热情的老人看到我们,便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杨氏先祖杨震公清白传家的故事。
杨 震
(59—124),字伯起,东汉弘农郡人
他通晓经籍、博览群书。三十年间,他不分贫富、因材施教,培育出了近三千名弟子,被众儒生称赞为“关西孔子杨伯起”。他教了几十年的书,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,他都没有应允。50岁时,大将军邓骘闻震贤能,荐任州官。自此走上仕途,历任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、太尉等职。
杨震一生刚正不阿,勤勉清廉。在他调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,昌邑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,深夜以10斤黄金相送。杨震不受,说:“我很了解你,你为什么不理解我呢?”王密说:“黑夜没有人知道。”杨震说:“天知,地知,我知,你知。怎么说没人知道?”王密惭愧而退。“四知拒金”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,为人争颂而敬慕,后人称杨震为“四知先生”。
杨震治家严谨,以“清白吏子孙”作为家训严格要求后人。杨震做官清正廉明,从来不肯私下接见任何人,就是家里的人,也不准他们询问他的公事。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,除了他应得的薪饷之外,所有的收入,一律归公。他谆谆教育子孙们要“节衣缩食,省吃俭用”;出门的时候,要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交通工具。有人见他这样清廉,做了朝里的大官,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,就劝他应当购置些产业。他却说:“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,以此遗之,不亦厚乎?”事实上,杨震就是以“清白传家”的美誉传诵于世的。
杨震子孙也像杨震那样刚直峻烈、守正不阿。从杨震到其子杨秉、其孙杨赐、其曾孙杨彪,弘农杨氏一门“四世太尉”,遂使弘农杨氏,扬名天下。杨震三子杨秉40岁入仕,官至太尉,以“不惑于酒、不惑于女色、不惑于钱财”的“三不惑”著称 。杨秉平素清贫节俭,免官闲居时,家中贫困以至“并日而食”,任城人景虑曾送来百多万钱赠予他,他也闭门拒受。杨秉之子杨赐,官至司徒、司空、太尉,同样具有杨震慷慨激昂、无私无畏的气概。其曾多次上书直谏,弹劾宠臣乐松等人逢迎帝意,不务正业,指责朝廷任人唯亲,“有形势者,旬日累迁,守真之徒,历载不转,劳逸无别,善恶同流”。杨赐之子杨彪,亦官至太尉。公元179年,杨彪得到宦官头目黄门令王甫指使属下窃取国库巨额资产的证据,即刻予以揭发,逮捕诛杀了王甫及其党羽,一时百姓称快、欢呼雀跃。据《后汉书·杨震列传》记载:自震至彪,四世太尉,德业相继,代代“能守家风,为世所贵”。
一堂留正气,“四知”仰高风。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,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。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,而要以“清白”传家,让后代成为“清白吏”。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,其子孙为官清廉,杨震家族成为“东京名族”。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,以“清白传家”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。
老人还讲道,赤溪杨氏后人继承弘农祖德,铭记“清白传家”、“四知家风”的祖训,自勉自励、清正廉洁。清代进士杨大河、贡生杨世禄等清誉驰骋,他们脍炙人口的诗文毁于战火。技击大师杨勤茂自创拳技,一生往返福州、连江、罗源、宁德从事传播内文拳文化。现代铁道工程师杨云凌、香港大学教授杨永胜、厦门大学工艺美术师杨绍浩等为桑梓增光添彩。杨兆和、杨定安等人经商办企、回馈家乡,族下的宗祠、祖厅、神官建设他们居功至伟,在修桥铺路、捐资助学方面更是不遗余力。同时,为了让家风代代相传,杨氏后人还专门请有关专家雕刻有宗族训和贤哲赞,立在杨氏聚居地的醒目位置,勉励后人继承和弘扬良好家风。更有甚者,将家风族训融入日常,在门楹牌匾等显眼处镌刻相关内容,使得家风传承更加潜移默化,营造了清廉持家的良好氛围。2005年,杨氏家族专门整理了谱牒相关内容,2016年,赤溪镇党委、政府建设了杨震廉政教育基地,以警醒后贤,该基地还被确定为区级廉政文化宣教点。
家规选篇
宗 族 训
古制家规宣明训 谕后房族众儿孙
人生勤俭方为本 懒散终究了无能
富者休去夸福分 穷来切莫怨先人
父慈子孝宜相恤 兄勤弟俭业必成
和气致祥家有道 互相礼让免纷争
育子且当送学教 巾帼未必逊须男
幼儿堂上施礼数 娇逸惯养成膏粱
邻里乡亲和睦好 国家法规钦遵守
夤夜四知奉圭臬 三惑不侵秉家风
处事立身言至理 传示子孙戒后裔
译文:先人立下家规家训,明白告诉儿孙后辈;勤俭是做人的根本,好吃懒做将一事无成;富贵的人不必过于炫耀,暂时贫贱也不必哀叹埋怨;慈父孝子都不容易,应互相体谅,兄弟同心协力去创业,才有成就;尊卑、长幼有序,家业才能兴旺发达,大家礼让三分,和睦相处,就不会产生家庭矛盾;生儿育女都要送去接受教育,女孩子不一定就比男孩子差劲;孩子自小就要让他(她)知廉耻、懂礼仪,骄奢惯养宠着,长大后只会成为纨绔子弟;邻里关系要理好,小事需要互相包容,要遵纪守法,本分做人;要像东汉的远祖杨震公那样内醒自己,把“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”奉为座右铭,继承他儿子杨秉公“酒、色、财”三不惑的好家风;以上都是处世立身的至理名言,应大力弘扬,让子孙后代牢牢记住。
专家评述
杨氏家风家训在内容上包含勤俭、廉洁、礼仪等多个方面,还将杨震公“四知”和杨秉公“三不惑”的内容纳入进来,充分体现了杨氏家风的悠远。并且后人还将杨氏家训雕刻出来,起到触目可及的效果,让子孙后代一日三省,记住孝亲敦友,家族和睦,兴旺发达。(杨细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