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传教育

滴水文苑 | 人生德业,功成名就

发布时间:2023-04-13 文章来源:滴水清风 阅读 : 1627

人生德业,功成名就

禾 源

   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中写道: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;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古人以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作为不朽人生的标榜,确实符合后人对前人的评判,符合历史的定论。然而“立功、立言”要在“立德”基础上,反之,取一时之功,立万字之言,一样也只是一阵流星雨,一样吞没在浩瀚典籍之海中。只有“厚德载物”才能达到《福州府志》的《辨志论》中所说的“文不求工而自工,名不求成而自成”虽久不废之效。

   薛令之(683—756),字君珍,号明月。福建长溪县(今福安)人。唐神龙二年(706年)中进士,闽人以诗赋登第第一人,开元年间累迁左补阙兼太子侍读,与贺知章并侍东宫。后因李林甫冷落东宫,赋诗讽谏,引起朝上不满,于唐天宝末年托病辞官归乡。他以忠立德,以廉立品,留下的永远湮没不了的美名。

   薛令之回乡后,隐居于灵谷草堂,过着穷研经书、抱瓮灌园的生活。父子二人同时弃官,生活十分窘迫。唐玄宗闻其清贫,“甚心怜之”,下诏用长溪的岁赋资助他。然而薛令之从来都是酌量领取,从不多领,能养活自己就足矣。至德元年(756年),唐肃宗即位之后,思念薛令之师生之谊,想重新重用,可薛令之已经去世。薛令之去世时,家徒四壁,什么财产都没有。唐肃宗感念恩师的清廉,特敕封薛令之所居的村为“廉村”、溪为“廉溪”、岭为“廉岭”,以表彰他的一生清廉。这个原为“石矶津”的村,从此以“廉村”扬名天下。薛令之清廉之举也只为持德守操,殊不知而万古流芳。

   虽说历史不容假设,倘若有个假设,他趋炎附势,苟存于朝中,即便是开闽第一进士,这廉村之名也不可能归宿到他村,成为他的世代荣耀。然而他的清廉之德,浩气长存,载德载誉,“廉村”之荣耀,就成了他清廉德操点燃的一盏长明灯。

   说起立功成名之人,大家一定还能想起修筑“苏堤”的苏东坡,宋元祐四年(1089年)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州时,见西湖草长水涸,葑田已占西湖之半,再这样下去,西湖便会成为一块沼泽地,于是他便在第二年上书朝廷,要求疏浚西湖。凭着朝廷给他的100道僧人的“度牒”,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募民开湖,花了20多万人工,终于把葑草打捞干净,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筑起了一条长堤。同时,他在湖中立了三座石塔,划定界限,石塔以内不得种植,以免再次湮塞,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。苏东坡《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》这样记载“今来新开界上,立小石塔三五所,相望为界,亦须至立条约束,今来起请石塔以内水面,不得请射及侵占种植。如违,许人告,每丈支赏钱五贯文省,以犯人家财充。”这三座石塔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潭印月。苏东坡在此之间早已扬名,此举只想为民立功,绝非为名,而后人为缅怀他,称此堤为“苏公堤”,简称“苏堤”。

   由于“乌台诗案”他一生多折,他不断被贬,然而他为民建功初心不变,在被贬中还建了两条“苏堤”。一条是他被贬颍州(今安徽阜阳)时,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,筑下。另一条是在绍圣元年(1094年)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、惠州(今广东惠阳)安置的时候修建,当时的苏东坡已经年近六旬,年岁已长,再添贬谪,可他并不萎靡,依然乐观豁达,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,捐助疏浚惠州西湖,又修了一条长堤。功于千秋,自然名传代代。

   掩卷思古,千古风流浪淘尽,能留在历史的天空闪烁光芒的群星,那都是深得民心之人,有德业之人。俗话说得好,千碑万碑不如百姓口碑,“廉村”“苏堤”即便没有记载,但他们德业、功成,老百姓也会代代相传。他们的德操,他们的功绩就会永远讲述在百姓的故事里。“名不求成而自成”!